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岗位职责 | 规章制度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留言板 
通 知 公 告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七...
关于印发学校 2024 年度...
关于春季传染病防治的通知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六...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五...
关于落实《特种设备使用...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四...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三...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学校2024 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4-09 17:50  

各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各部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学校贯彻落实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职业大学的“开局起步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对接教育强国建设整体部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和省教育厅“三区一院”重要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为根本,以增强关键办学能力为目标,以

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以主动创稳全力促稳为保障,奋力实施“三大工程”“十项计划”,推动学校全面建设一流职业大学取得实质性进展。

现将“三大工程”“十项计划”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交账”“践诺”意识,扛起责任、担当实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学校将坚持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总结进度、查摆问题、研究举措、督导推进,以有力组织和严明纪律为各项任务实施提供保障和支撑。




附件:1.固本强基工程

2.扩容培优工程

3.进位增效工程


中共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委员会

2024年4月9日



附件1  固本强基工程

固本强基工程重点实施党建思政创优计划、课堂教学提质计划、基本建设攻坚计划。

计划一:党建思政创优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依托“六联”党建工作机制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做到“六个过硬”,各学院党委做到“五个到位”,各党支部做到“七个有力”。通过党建“一月一主题”活动,各党组织凝练形成党建思政特色品牌1-2个。通过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凝练党建成果品牌特色,秉持“党建领航、六联机制、育人强校”的党建思路,着力推进区域党建联建,强化三类党支部建设,打造“经纬交织·育人强校”的党建品牌,巩固好党建理论研究成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质,巩固省级文明校园建设成果,坚持不懈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2.持续发挥团学建设的“红色根脉”效能。制定《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班团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团校园文化品牌培塑实施方案》等,依托“青马工程”建立团组织书记、青马宣讲团、青年讲师团宣讲授课制度,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邀请道德模范等各领域典型人物,每学期集中开展不少于2次的主题团日或沙龙活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健全、制度规范、责任明晰。做好舆论宣传,在落实思政育人和铸魂工程上多下功夫,管好各类宣传阵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3.以思政建设为底盘构建全员育人的“协奏曲”。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先进典型的力量,优化思政育人队伍、思政课程体系、考核评价方式,党建+五育并举,深挖和传承“办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等特色文化价值内涵,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在校外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不少于4个教学班的现场实践教学;开发10个教学资源;开展1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暨革命故事会活动;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40人次以上;完成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验收工作,发表省级以上理论文章不少于4篇。坚持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和监管,防范师德失范行为发生。充分利用好校园红色资源和思政教育实践教学中心,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高标准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实施举措

1.实施党建特色品牌创建计划紧紧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制定学校“一月一主题”实施方案,定好每月主题,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深化拓展学习贯彻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把准定位,在现有思政及文化品牌基础上,各学院凝练形成党建思政特色品牌1-2个。持续完善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考核、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并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严格党员日常管理,党员干部按规定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党员发展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程序规范、材料齐全。严格执行两个议事规则。发挥师生党员先进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表率,学生党员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六有大学生”的表率。完善党建“六联”工作机制,有效促进党建与学校事业融合发展。

2.实施“对标争先”创优计划。大力实施党建工作引领、铸魂、固本、强基、同心“五大工程”,制定“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在全国第四批对标争先中入选1个“样板党支部”,在全省第三批对标争先中入选1-2个党组织及1-2个先进个人。对标对表党建工作标准化要求,持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持续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把推进落实“对标争先”建设工作纳入2024年学校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重点任务考核工作中。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做好“三抓三促”行动重点工作任务月报、半年报及年报工作。继往开来、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职业大学。

3.实施“五个工程”计划。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报告精神,实施好政治建设“引领工程”、思想建设“铸魂工程”、组织建设“固本工程”、制度建设“强基工程”、凝聚合力“同心工程”这“五个工程”。把统战群团建设纳入党建总体部署,完善“大思政”格局,凝聚共同发展强大合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完善“党建+”模式,党员作用发挥好,党员带头承担厅级以上课题、项目和任务。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工作。健全完善师生安全稳定教育体系、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面向师生经常性开展各类安全法治教育。

4.实施团建提质增效计划。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管理、服务和联系工作,社团指导教师配备到位,工作规范、专业、品牌化,辐射带动作用好,全面推进实施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或团支部书记必须兼任副班长的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党团建设工作亮点,在“党建+社团”方面做法成熟,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争创内涵深刻、特色突出的精品活动,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听取1次群团工作汇报。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机制健全。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依托“青马工程”建立宣讲授课制度,每学期开展不少于4次;定期邀请道德模范等各领域典型人物,每学期集中开展不少于2次的主题团日或沙龙活动,助推学校团建工作固本强基提质增效。

5.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定期调研分析党员和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坚持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讲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每月至少开展1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有计划安排、记录清晰完整,形成一定的理论学习成果。开展“三位一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校外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班的现场实践教学;组织开展1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暨革命故事会活动;以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与省内外高校合作开展思政课教师培训,聘请省级重点马院专家教授开展科研培训工作,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6.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锻造干净担当有为干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师生党员集中学习培训,每年一般不少于32个学时。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成校内第一轮10个单位、部门的巡查工作,不断深化作风建设。按要求推进“四抓两整治”工作。每年至少集中开展1次警示教育,在重要节点及时予以提醒。扎实做好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深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做好廉洁校园作品征集工作。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为学校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李更生

配合领导:刘吉宁高鸿斌高兰德牵头部门:党委组织部

配合部门: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纪检监察室、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

计划二:课堂教学提质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改革职业本科课程标准,推行“教、学、评”一体化,试点课程教学达成度评价,每个职业本科专业遴选1-2门课。

2.强化课堂教学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授课教师使用信息化平台比例达90%以上,智慧教室管理平台教师出勤异常数据复核率达100%,全年发生课堂教学事故总数不超过15件。

3.加强课堂教学资源支撑,建成26个职业本科专业教学资源库,每个专业资源库至少包含15门课、8000条资源,入选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各1项;争创全国信息化标杆校和全省智慧教育标杆校。

4.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全年开展校级示范课评比和教学能力比赛各1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2项。

5.优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督导、同行、学生评教教师和课程“双覆盖”,强化评价结果应用。

二、实施举措

1.制定《关于组织开展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重点加强对照人才培养规格优化教学内容,对照教学目标实施考核,强化“教、学、评”一体化,试点课程教学达成度评价,每个职业本科专业遴选1-2门课。实施对照课程标准听课评教、教学检查、教案检查。

2.修订《教案管理办法》,加强教案管理,每学期开展1次优秀教案评比。

3.采取周通报制度,对照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职业本科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4.加强课堂教学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将教师信息化平台使用情况纳入评教结果;坚持坚持智慧教室在线巡课和教师出勤异常数据复核,严格落实《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持续向教师推送智慧教室“四率”监控报告;完成教育部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规定的85张表数据监测。

5.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督导评价和同行评教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占比,每学期开展1次教学评价,并将教学评价结果用于教师授课资格遴选等方面。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高鸿斌配合领导:高兰德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教学督导室、信息中心,各教学单位。

计划三:基本建设攻坚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南校区3#、4#教学实训楼项目6月20日前完成主体竣工验收,确保8月底投入使用。

2.完成南校区35kV、110kV线路搬迁项目。

3.校本部水利实训大坝支护工程项目于6月底完成竣工验收。

4.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立项工作。

5.完成学校周边道路、街区环境治理规划的制定工作。

6.完成校本部与南校区的电力增容项目。

二、实施举措

1.优化项目管理服务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通过调配人力、机械设备等资源,优化施工方案,合理组织,协同参建各方发扬精益求精、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大干一百天,同时强化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杜绝各类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提高项目建设成效,确保南校区3#、4#教学实训楼等项目按期竣工验收。

2.积极对接相关主管部门,推进项目前期审批立项。按照甘肃省有关政府投资项目提级论证的要求,精心谋划部署,狠抓落实落地,积极联系开展项目前期立项论证工作,集中资源对重点项目实行精准“点供”,抓紧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园、南校区35kV、110kV线路搬迁等重点项目立项手续办理,确保项目能够早开工

早建设。衔接榆中县及和平镇相关部门,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协调,完成学校周边道路、门前街区环境治理的规划制定工作。

3.对接实施电力增容保障校园供电需求实现校本部及南校区用电总容量:主供电源由5845千伏安增容至10730千伏安,备供电源由1630千伏安增容至3680千伏安。其中,主供供电电源接点及敷设方式由110千伏祁家坡变电站181专线间隔敷设线路至学校中心配电室主供侧;备供供电电源接点及敷设方式由110kV焦家湾变电站111水保线48-7+1#杆,接入学校中心配电室备供侧,然后由中心配电室主供侧或备供侧分别引至各分配电室。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严昭飞

配合领导:高兰德

牵头部门:基建处

配合部门:后勤管理处


附件2扩容培优工程

扩容培优工程重点实施专业内涵提升计划、人才引育加力计划、科教融汇突破计划、省部共建赋能计划。

计划四:专业内涵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打造“金专”。控制专业规模,突出职业本科专业资源集聚效应,探索专业(群)交叉融合发展机制。立项省级及以上职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不少于6项,遴选培育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左右。

2.培养“金生”。探索创新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2024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达98%以上,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学生获奖10项以上,其中一等奖3项以上;优化定培军士培养机制,全国定培军士有关比赛获奖达3项以上。

3.打造“金课”。建成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不少于6门,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不少于1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不少于6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不少于1门。

4.打造“金教材”。获评国家职业教育优质教材1部;入选省级教材研究基地,至少立项1项省级课程教材研究课题。

5.打造“金地”。立项国家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不少于1项,建成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不少于6项,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不少于项目1项,立项教育部现场工程师试点项目2 项左右,学生岗位实习“零”违规。

二、实施举措

1.控制职业本科专业规模,持续压减专科专业,2024 年拟招生专科专业控制在40个左右,拟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65个左右。探索专业(群)交叉融合发展机制,重点面向气象、冶金、煤炭、水利等特色专业群,推进专业(群)交叉融合发展。聚焦职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组织的立项教改课题。启动校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遴选和培育。

2.更新《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意见》,修订《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发布《职业本科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清单》。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体系,一体化推进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提升教师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能力。制定加强定培军士生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提升军士生培养质量。

3.对标全国一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要求,立项校级职业本科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30项左右,并加强建设;持续推进在线课程绩效评价。

4.对标国家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标准,加大职业本科校本教材开发支持力度,组织开发职业本科专业教材不少于20部。

5.按照“对照标准、校企合作、整合资源、一群一中心、开发典型生产实践项目”为主线,一体化推进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完善岗位实习有关管理制度,实习学生日均打卡签到率和周报批阅率达均在90%以上,无实习安全事故发生。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高鸿斌牵头部门:教务处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计划五:人才引育加力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招录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名以上,其中引进1名以上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研究改善高层次人才待遇政策。对全职引进的省外博士研究生一次性发放安家费,修订完善留住人才的相关制度。

3.年内选拔3-5名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资环能匠。

4.全年无师德师风违纪事件发生;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入选甘肃省“新时代陇原四名工程”1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1人,学校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

二、实施举措

1.全方位、多举措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是全年网上报名招聘。二是校领导带队走出去现场招聘。三是积极参加省上组团招聘及各高校“双选会”。全年考核招录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名以上,其中引进1名以上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人员。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和协调发展,满足学校职业本科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2.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改善高层次人才待遇一是大力引进省外博士研究生,对全职引进的省外博士研究生按照一人一策,一次性发放10~30万安家费。二是修订完善留住人才有关制度,

修订完善并实施《教师系列职称评聘办法》和《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办法》。

3.建立“资环能匠”培育选拔考核机制。一是建立每2年“资环能匠”培育选拔工作机制,年内制定出台《“资环能匠”培育选拔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二是培养选拔3-5名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资环能匠”。三是为能匠设立专项津贴,酌情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及办公场地,搭建能匠发展平台。切实抓好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带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4.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和年度考核,严肃师德失范行为处理。二是健全名优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学团队、名师(名匠)等项目的建设支持力度。三是发挥甘肃省“双师型”教师第三方机构评审单位作用,承担全省4个专业大类“双师型”教师评审。四是组织学校教师申报“双师型”教师,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宋元文配合领导:高鸿斌牵头部门:人事处

配合部门:教师工作部计划财务处

计划六:科教融汇突破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申报批复国家自然基金依托申报单位资格及申报获批省部级研发平台等1个以上。

2.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

3.发表C类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不少于30篇;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并全部转移转化;技术积累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

为课程资源,每人不少于3个。

4.接受企事业等单位委托横向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到款

额1000万元;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含培训)不少于

20次,到款额800万元。

5.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

二、实施举措

1.实施高水平研发平台达标计划一是对标国家自然基金依托申报单位资格要求、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申报要求,补齐校级科研平台短板弱项,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申报单位资格及申报获批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1个以上;二是对标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考核管理要求,加强甘肃省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行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学校研发平台创新能力。

2.实施高水平创新实力提升计划。一是严格实施学校《学术氛围营造方案》,强化学校学术氛围,开设学术交流论坛,面向学校师生开展学术报告;二是夯实科研项目申报储备制度,建立科研导师制,由导师对拟储备项目开展指导;三是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研究院重大项目创新能力,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方面的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优势,协同申报高水平项目。立项省级及以上高水平项目不少于10项。

3.实施高水平科研成果提质计划。一是持续优化科研环境,强化科研项目管理,逐步建立科学的项目立项、评估和结题机制,确保科研成果质量,依托项目研究发表C类及以上级别高水平论文不少于30篇、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二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生产实践和教育教学的转移转化,授权发明专利按照省科技厅转化要求全部实现转化,技术积累和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资源,每名教职工不少于3个。

4.实施高水平技术服务增效计划。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技术需求,聚焦中小微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改造,联合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产教融合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创新组织,开展技术工艺改造提升、产品研发,技术咨询和服务,促进区域内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接受企事业等单位委托横向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到款额1000万元;面向企业开展技

术咨询和服务(含培训)不少于20次,到款额800万元。

5.实施高水平产教融合深化计划。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对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求,积极对接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结合驻区优势企业和学校优势专业群,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1个。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宋元文牵头部门:科技处

配合部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研究院

计划七:省部共建赋能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推动应急管理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签订共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协议。

2.落实《中国气象局甘肃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共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有关内容。

3.落实“四厅共建”协议内容,争取项目支持,承接工作任务。

二、实施举措

(一)应急管理部与省政府共建学校工作

1.联合省应急厅,继续完善《省部共建实施方案》。

2.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强化与应急管理部、省政府沟通,争取重新签订共建协议。

3.推进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的实体化运营。

(二)中国气象局与省政府共建学校工作

1.联合构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中国气象局指导学校气象类专业招生计划设置,将学校气象类专业毕业生纳入全国气象系统校招范畴。

2.联合开发气象类职业本科新专业。

3.指导筹建学校气象观测基准站(达到国家基准站标准),共同组织全国大气探测基准站运行与维护论坛。

4.将学校认定为全国气象系统新设备中试基地。

5.选派气象类专业带头人(3-5人)参加中国气象局专项业务培训或者进行挂职锻炼。

6.选派气象类专业师生参加全国气象系统技能竞赛,支持学校承办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7.推进智慧气象技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课程

5-8门,视频动画资源数量300个以上),依托中国气象局干部

培训学院进行推广使用,注册用户人数达2000人以上。

8.支持学校参加中国气象局志愿中国行“三下乡”活动。

(三)“四厅”共建学校工作

省教育厅

1.联合推动应急管理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签订共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协议,同时推动“四厅”共建协议落实。

2.支持学校申报全国职业本科示范专业。

3.支持学校对定向培养军士生学费进行调整。

4.支持学校推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的11项重点任务,对相关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5.支持学校进行职业本科教材开发,在省级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基地遴选时予以倾斜。

6.对学校紧缺行业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予以倾斜。

7.对学校省级及以上教师发展项目予以经费支持。

8.将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纳入省级重点教师发展中心培育对象,并予以经费和政策支持。

省应急厅

1.参照军士生培养模式,联合探索专职消防员定向培养模

式。

2.联合申请应急管理部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建设集技能培训、实操演练、考试认证、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安全生产实训基地。

3.继续支持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网络培训平台的使用与推广,2024年新增10家单位以上,使用人数达10000人次以上。

4.支持学校教师参与省应急厅组织的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巡检、督查、检查等活动。

5.联合开发新培训项目1项。

6.联合推进省(市)级综合救援队(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点)建设。

7.共建学校矿山灾害防治工程研究中心。

8.联合推动将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纳入应急管理部培训体系,以承接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培训任务。

省气象局

1.联合省局、地区局成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气象部门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学生岗位实习、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相关工作纳入气象部门年终考核和评奖评优参考。

2.继续开展师资互聘工作达100人左右,支持教师参与全省气象设备的工程、维护与巡检工作。

3.充分利用全省气象系统优势资源,选取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天气雷达站、常规气象观测站等建立学校气象类专业教师实践工作站。

4.支持气象类专业师生参加全省气象系统行业竞赛。

5.加大全省气象业务数据有偿共享力度。

6.继续开展气象业务一线设备赠与工作,年内达到200万以上。

7.协助学校完成国家资源库建设年度任务。

8.支持学校气象类科研项目纳入全省气象系统评奖范围。省地震局:

1.联合组建地震应急减灾定向培养本科班。

2.探索联合培养职业教育专业硕士模式。

3.共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指导学校进行《基于数字孪生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虚拟演练关键技术研究及VR实训系统》开发。

4.共同开发《人员密集场防灾预案和应急演练方案》,在校内试行并完善后向社会推广。

5.支持学校牵头成立甘肃省地震学会地震防灾减灾专业指导委员会。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高鸿斌配合领导:李更生

牵头部门:重大项目办公室

配合部门:教务处、办公室、应急管理学院、气象学院、地质与珠宝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

附件3

进位增效工程

进位增效工程重点实施就业创业提级计划、培训产业增效计划、国际交流标杆计划。

计划八:就业创业提级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党委书记、校长和校领导班子成员访企200家以上,其中访世界企业500强、中国企业

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行业100强、中国上市企业

100强、省级企业100强等优质新企10家以上(拓展以招收本

科生为主企业);创新校园招聘就业活动形式,邀请1000家以上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2024 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全省首位,就业质量稳中有升(世界500强等优质企业就业人数在40%以上,月平均薪酬在5100元以上,从事相关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就业现状满意度在95%以上),高质量就业比例达到80%以上,原则要求本科生就业去向落实率高于专科。

2.依托各类就业创业项目,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参加就业师资队伍能力培训不少于10期,培训200人次以上;举办未就业毕业生、重点群体大学生生涯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专题训练营和讲座不少于12期,培训5000人次以上。

3.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等省级及以上奖项总数20项以上。其中,一等奖4项,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银奖1项。

4.依托专业建设发展,遴选培育5 个创业项目入驻众创空间;继续做好SYB培训,力争培训2025及毕业生3500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实施举措

1.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强校、政、行、企合作,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落实“两个100”要求,将访企拓岗活动与学校相关领导出差任务有机结合,坚持“访企 拓岗、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科研攻关”四结合的原则,“走出去”访新企拓新岗,“请进来”优质用人单位举办校园招聘会,深化交流合作,有针对性拓展就业市场。各学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精准有效走访企业不少于100家,

其中,协助分管校领导走访企业不少于20家,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负责人平均每人联系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10家,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要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提升岗位的利用率和访企拓岗的实效性,深度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实行“访企数—拓岗数—人才需求数—毕业生就业人数”考核管理责任制。实施“千企进校园”计划,以“双线”活动开展形式主动邀请不少于1000家的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支持各学院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10期,岗位招聘数与毕业生人数比达到 10:1,努力提升校园招聘活动的实际效果。

2.推进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打造内外互补、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大培训经费支持力度,组织200名就业指导老师参加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深入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项目”“2024年度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不断优化培训内容,面向5000人次大学生开展生涯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专题训练营和讲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完善双创竞赛服务管理制度覆盖全校各专业群,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双创竞赛专题系列培训不少于10次。针对重点赛项省赛、国赛参赛队员及指导教师,组织开展赛前专项培育、打磨。组织指导教师参加省、国家重点赛项参赛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竞赛指导水平。

4.加强众创空间运营管理依托众创空间组织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客市集、创客训练营等系列活动10次以上,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氛围。

5.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结合兰州市创业培训相关政策,面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创业培训指导。举办“SYB创业培训班”,开展覆盖全校2.25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训3500人,完善“双创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持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张琳

配合领导:宋元文高鸿斌高兰德牵头部门:就业工作处

配合部门: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科技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教融合研究院、学生工作处、团委,各教学单位。

计划九:培训产业增效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凝练资环培训工作成效亮点,开发1-2个资环特色培训项目,申报并建成1-2个社会认可度高,影响力广的培训平台或承训资质,获评甘肃省省级继续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和优秀工作者。

2.确保社会培训规模稳中有升,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5万人次,服务到款额4000万。其中继续教育部完成1.3万人次,服务到款额600万,应急管理学院(煤基产业学院)完成2.5万人次,服务到款额2000万,每个学院完成1000人次左右,服务到款额115万。净利润1000万元。

3.推进校办企业内部体制改革,保障培训餐饮住宿良性运行,扩展经营业务范围,严控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新增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整体运营成本下降5%左右。

二、实施举措

1.实施培训品牌“核心发展力”提升行动。一是持续打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资源环境、退役军人等传统品牌特色培训项目群,优化完善课程资源和师资库,优化流程,降本增效,提高利润率。二是梳理资质条件,申报1-2个社会认可度高、影响力广的培训平台或承训资质。三是凝练开发党建思政、职业本科(双高)建设、中层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管理者培训等特色培训项目,配套高质量课程资源,主动进行市场推介。四是组织培训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管理机制和做法,打造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培训服务团队。五是持续跟进长期合作的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在甘煤矿企业等政行企,凝聚合作共识,巩固已有市场份额。

2.实施培训产业“创新驱动力”提升行动。一是培训业务相关部门完善内控、激励制度,制定培训工作标准化服务流程,推广应用培训项目综合管理平台,编制《生产经营单位培训规定及标准汇编》和安全生产培训考试考评员管理、考务管理、培训教学管理等制度,全面优化培训过程监控、档案管理,确保各类培训、考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二是联合各学院备案2024年兰州市技能培训机构,开展10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三是完成社会培训项目宣传手册编制工作,建立走访宣传清单,重点对区域内行业企业及重点政府部门进行精准推介,全年开展访企业、下基层、进车间等培训市场需求调研行动不少于20家(次),新拓展行业企业培训领域5个以上。四是完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应急管理厅&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资源建设,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平台培训人数4000人以上,甘肃应急管理学院网络教育平台线上培训人数6000人次以上。五是持续推进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共建煤基产业学院等各项校企合作重点任务工作,全年培训窑街煤电集团各类人员10000人次以上,培训到款额1000余万元。

3.实施校办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行动。一是保安全,按照省食安委、省教育厅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全省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标对表、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把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二是供保障,保障全校餐饮、培训宾馆正常运行,内控成本。三是盘资产,积极盘活资环家园地下停车场等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和物业服务工作,按时到款。四是保收益,通过跑市场、拉业务保障固定场所的出租出借收益最大化,新开拓的业务收入同比提高10%。五是提质量,通过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宾馆、餐厅6S管理,提高校办企业发展质量。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李更生

配合领导:宋元文严昭飞牵头部门:继续教育部

配合部门:应急管理学院、产业管理处、计划财务处,各教学单位。

计划十:国际交流标杆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联合培黎职业学院申报“新西兰中文工坊”1个,在西班牙建成“中文+兰州牛肉拉面”培训基地1个,将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成甘肃省境外办学品牌“塔吉克斯坦培黎工坊”。

2.建设并国际化认证珠宝加工职业标准1个,在塔吉克斯坦“走出去”中资企业本土员工职业等级考核评价中推广。建设2-3门国际化中餐培训课程,在西班牙和新西兰境外人才培养基地推广使用。

3.申报并实施“汉语桥”夏令营项目2个,开展“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1次,承接外籍教师或员工培训项目2-3个。

4.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牵头成立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召开兰州牛肉拉面师培训标准国际化认证新闻发布会,赴塔吉克斯坦举行“中文工坊”“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挂牌仪式。

二、实施举措

1.实施境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一是联合培黎职业学院以新西兰培黎工坊为依托,通过开展国际中文教育推广和职业技能培训等一些实质性活动,扩大培黎工坊在当地的影响力,力争年内申报并获批“新西兰中文工坊”。二是联合世界技能发展联盟、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及西班牙职业院校在西班牙当地开展中文推广和牛肉拉面师培训,在西班牙建成“中文+兰州牛肉拉面”培训基地。三是按照“培黎工坊”建设标准,通过成立组织机构、选派2-3名教师援外教学、开展2-3次“中文+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将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成甘肃省境外办学品牌“塔吉克斯坦培黎工坊”。

2.实施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输出计划一是按照“深圳协议”标准,建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珠宝加工职业等级标准,并进行国际化认证。二是联合塔吉克斯坦矿业冶金学院在塔吉克斯坦当地推广珠宝加工职业等级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在“走出去”中资企业开展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工作。三是建设2-3门牛肉面系列国际化中餐培训课程,在西班牙职业院校和新西兰培黎工坊推广使用,将兰州牛肉拉面系统化教育标准向世界推广,助力培养更多当地餐饮人才,服务走出去中餐企业。

3.实施中外人文交流桥梁搭建计划。一是在塔中矿业有限公司选拔10名优秀青年员工作为营员,申报并实施一期“汉语桥”夏令营项目。二是联合培黎职业学院在新西兰当地中小学招收营员,申报并实施一期“汉语桥”夏令营项目。三是面向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青年开展“世界中文日”系列活动,向国外青年展示汉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四是选派教师赴乌干达开展企业员工焊接专业技能培训,将中国最新的技术输出到非洲国家。五是组织5名塔吉克斯坦矿业冶金学院教师来校进行为期1月的珠宝加工专业技能培训,为培训中心和中文工坊储备师资。

4.实施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一是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牵头成立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在省内职业院校开展“培黎工坊”认定工作。二是联合UK—NARIC中方理事会共同召开兰州牛肉拉面师培训标准国际化认证新闻发布会。三是下半年组织人员赴塔吉克斯坦举行“中文工坊”“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挂牌仪式,同期开展在塔中资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四是通过国内外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国际化办学工作。

三、责任主体

 牵头领导:张琳

   牵头部门:国际交流部

   配合部门:各教学单位


转自:云资环APP

上一条: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七期学习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春季传染病防治的通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备案号为:陇ICP备15001552号-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窦家山36号(校本部)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1173号(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