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机构设置 | 岗位职责 | 规章制度 | 工作动态 | 通知公告 | 留言板 
通 知 公 告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
 

 
 
通知公告  
 

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十期学习的通知

2024-09-16 07:34  

学校2024年招生录取情况总结分析

2024年是甘肃省新高考落地年, 学校招生工作部门按照“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精心策划、细心准备,严格执行计划、 严把录取标准、 严守招生纪律,圆满完成各项招生录取工作,现将2024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专业设置。学校2024年设有四年制本科备案专业27个, 全部招生;两年制本科备案专业22个,实际招生21个; 同比减少高职专科备案专业6个,调整至46个, 实际招生专业37个。

二是计划编制。学校2024年初始计划为7535个,执行计划达7547个(申请增加了12个单招计划)。 其中本科生4536人,专科生3011人。

三是学生录取。学校2024年面向全国29省(区、市)计划招生7547人,实际录取7546人,其中高职(专科)西藏班1个计划未完成。省内录取6434人,其中本科录取4186人,高职(专科)录取2248人;省外录取1112人,其中本科录取350人,高职专科录取762人。

二、主要特点

一是招生规模稳中有进。学校2023年招生规模7403人,2024年招生规模为7547个,同比增长144个,总体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二是本专结构持续优化。学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4536人,同比增长470人,专科招生计划3011人,同比减少326人,本科招生计划占比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61.27%。

三是生源结构保持稳定。2024年是甘肃省新高考落地的首年。学校严格贯彻甘肃省确保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的政策精神,今年省内外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计划总体保持稳定,仅进行了微调。 省外招生计划由2023年1076个增加到1113个,省外招生计划占总计划比例从2023年14.60%提高至14.73%。

四是更加突出就业导向。学校结合历年招生实际, 深入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剖析专业就业情况,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优势,确定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良好就业前景的专业,扩大了优势专业的招生计划。同时广泛征求各学院意见,对省内外招生专业及计划进行了调整。以本科专业智慧气象技术为例,2023年面向17个省份招生,其中省外招生计划54个, 占比60%;2024年增加到面向26个省份招生,其中省外招生计划70个,占比达到77.8%。

五是录取分数明显提高。从省内来看, 本科录取分数线差、位次继续攀升,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30分,同比增加4分;最低位次17301位, 同比上升764个位次;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省控线53分, 同比增加22分, 位次基本稳定。高职专科普通高考历史类录取最低分377分、 物理类录取最低分364分,综合评价最低分35分。 从省外来看, 本科省外各类型录取分数线较往年呈上升趋势。最低录取分数线与省控线的差值平均在40分以上。 高职专科省外各类型录取分数线较往年呈上升趋势, 部分省份录取最低分与其省本科控制线差值在20分以内。

六是招生专业录取表现存在差异。学校2024年招生本科专业27个,其中工科类专业23个,省内普通类招生计划973人,完成录取973人,投档线423分,高出省控线53分;文史类专业2个,省内普通类招生计划160人,完成录取160人,投档线451分,高出省控线30分;艺术类专业2个,省内招生计划160人,完成录取160人,投档线453分,高出省控线63分。 综合各专业录取人数、录取平均分、最高分及最低分、专业调剂率等录取指标分析,工科类专业招生表现最佳的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电网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智慧气象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引起注意的专业有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环境地质工程、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应急管理、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智能采矿技术、现代精细化工技术。文史类专业特点很鲜明,跨境电子商务高分段考生远低于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艺术类两个专业比较接近。

七是科学确定选科要求和编制专业组。面对新高考选科要求, 学校深入调研分析,最终确定限制首选科目、不限制再选科目的方案。 即工科类专业限定首选物理,文史类与艺术类专业则无选科要求。从考生报考及最终录取情况来看,本年度选科要求成效显著,学生学科结构整体合理,报考满意度颇高。为有效应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新情况与新挑战, 学校多次开展专业组编制研讨,成功编制出适应新高考制度的专业组。鉴于我校招生专业以工科类为主,文史类和艺术类专业为辅,且本科专业仅限定首选科目、不限制再选科目,专科专业未设置限选科目。因此,2024年学校本、专科专业组均按照物理组、历史组进行划分,即仅依据首选科目进行专业组划分,极大方便了考生报考。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完善招生制度,规范招生流程。目前甘肃省分类考试招生制度较为完善,高校招生规范且有序。“3+4”中本贯通培养招生已纳入中职升学考试招生。 学校已书面建议省教育考试院将“3+2”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纳入全省统一考试报名范围,由考试院进行统一报名管理,招生院校单独组织考试及录取, 有利于信息更加准确, 招生更加规范。

二是优化专业设置,增强专业魅力。在新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 发展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如考公、考编有优势,进入国企机会多且薪资待遇丰厚)、升学率高(考研、 专升本前景良好)的专业,招生吸引力更为显著。建议各学院一方面对招生专业进行全面评估,对于计划小于40且平均分与投档线差值低于10分的专业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本科专业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专业吸引力。招生工作处将在后续招生中, 对有调剂情况的大计划专业充分调研论证,并上报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调整规模。

三是强化招生风险防控,合理设置专业录取限制。目前学校在招生中除定向培养军士招生外,对所有专业没有录取限制。国家层面政策仅将普通类专业纳入体检限制目录,职业本科专业未在其中。 如果考生存在身体问题,可能对学习和就业产生影响,录取后会带来潜在风险。建议各专业对照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等有关补充规定, 对专业录取限制政策进行充分论证。若确有必要, 需要及时向招生处提出建议。 在后续招生中将向社会公布限制政策,并在录取工作中按规定阅档录取, 有效防控招生风险。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发挥联动机制,优化专业布局。持续发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按照“突出办学特色、本科专业核心、专科专业补充、本专错位设置” 原则,绘制产业(战略)与专业谱系图,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 建议对高星级专业扩大或保持招生规模,对低星级专业采取隔年招生或停招措施。

二是优化生源结构,确保计划科学。继续优化生源结构,依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发展实际,合理安排各省、各招生类型及各专业招生计划。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 深入了解各省行业布局以及专业就业前景,及时调整招生专业及计划, 确保招生专业及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是争取上级支持,优化招生布局。为提升招生计划完成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学校会依据各省的生源情况以及行业人才需求,对各省计划进行调整增减, 积极争取省级招生计划管理部门及考试招生部门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例如,适当增加省外招生计划,尤其是生源大省, 适当减少新疆专科计划等。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学校进行省际间的计划调整。

四是强化培训流程,提升录取质量。加大录取人员培训力度,优化录取工作流程, 提高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环节, 持续提高录取工作效率。严格执行录取工作纪律,确保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建立录取工作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处理考生和家长的投诉与建议。

五是加强宣传创新,解读专业特色。加大招生宣传工作的创新力度和宣传强度,加强专业解读。 积极利用微信、小程序、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 组织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招生宣传活动,促使学生及家长了解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同时充分展示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及学生活动等,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选择报考学校,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招生工作处 马轶君)

附件:参阅图表资料

表 1 2023-2024 年学校各层次类型招生计划、省份增减情况

招生层次

招生类型

2023 年

2024 年

增量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本科

专升本(二年制)

2082

1

2500

1

418

0

本科(四年制)

1984

28

2036

28

52

0


本科小计

4066

28

4536

28

470

0


高职(专科)

普通类各类型

2457

21

2261

21

-196

0

定向培养军士

880

14

750

27

-130

13


专科小计

3337

25

3011

28

-326

3


合计

7403

28

7547

29

144

1


备注:本科计划含当年预科计划,不含预科转入计划

表 2 2024 年学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招生层次

甘肃省

省外





计划

录取

完成率

计划

录取

完成率


专升本(二年制)

2500

2500

100%

——

——

——

本科(四年制)

1686

1686

100%

350

350

100%

高职(专科)

2248

2248

100%

763

762

99.9%

合计

6434

6434

100%

1113

1112

99.9%

表3 2024年学校本科专业录取情况(甘肃省)

专业名称

计划数

录取数

调剂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平均分与投档线差

信息安全与管理

88

88

434

423

424.99

1.99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78

78

440

424

425.44

2.44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75

75

498

429

436.65

13.65


测绘工程技术

73

73

41.10%

436

423

424.30

1.30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72

72

440

424

426.07

3.07


智能电网工程技术

69

69

474

425

429.16

6.16


地理信息技术

69

69

27.54%

439

423

425.01

2.01

水利水电工程

58

58

443

425

428.26

5.26


智慧水利工程

57

57

38.60%

498

423

427.39

4.39

安全工程技术

56

56

1.79%

432

423

424.95

1.95

现代精细化工技术

52

52

42.31%

429

423

424.42

1.42

应用化工技术

44

44

426

423

424.36

1.36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41

41

464

427

432.20

9.20


机器人技术

22

22

432

425

425.95

2.95


智慧气象技术

20

20

477

447

456.70

33.70


应急管理

18

18

441

425

428.17

5.17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

18

18

447

424

428.06

5.06


智能采矿技术

14

14

432

424

426.21

3.21


资源勘查工程技术

11

11

460

430

438.82

15.82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

11

11

438

424

427.82

4.82


环境地质工程

10

10

436

424

426.70

3.70


储能材料工程技术

9

9

437

425

428.11

5.11


材料化冶金应用技术

8

8

454

425

433.00

10.00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93

93

465

452

454.77

3.77


跨境电子商务

67

67

23.88%

460

451

452.07

1.07

数字媒体艺术

60

60

460

453

454.30

1.30


视觉传达设计

54

54

461

453

454.50

1.50


 下一页 [1 2]
上一条:关于资环信息2024年第二十一期学习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印发《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防汛减灾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备案号为:陇ICP备15001552号-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窦家山36号(校本部)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路1173号(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