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育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摘要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26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邀请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介绍情况。现将有关重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学习参考。
一、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五育并举”理念深入人心,学校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去年底的1891.8万人。二是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64.5%,去年底达到91.1%; 基础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入学率由2012年30%, 提高到60.2%,达到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三是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新时代以来高校向社会输送1个多亿的毕业生。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超过7成、科技进步奖近5成来自于高校, 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四是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深入。通过“双减”推动基础教育生态发生重大变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基本形成。五是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更加彰显。与5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面向200多个国家、1000多万个海外用户提供服务, 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活跃、受益最多平台。
二、关于调整优化本科专业问题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 新增本科专业布点数2.1万个,撤销或停招1.2万个。 今年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1670个,调整力度空前。 下一步,一是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急需的适配度,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关键战略领域,布局新兴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二是提高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适配度,开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 推进各地结合本区域发展,特别是产业实际,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三是提高本科专业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配度,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内涵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知识图谱、能力图谱,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关于人口结构变化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一是在学前教育方面,学龄人口在持续减少, 将优化普惠性资源布局结构,稳步增加公办资源供给。二是在义务教育方面,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持续增加。 将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地区学位供给,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三是在高中阶段教育方面,统筹考虑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波峰前压力较大和波峰后的相对缓解, 优化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布局, 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办好综合高中,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四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学龄人口在2032年之前将持续增加。 将通过现有高校改扩建挖潜扩容和新设置高校等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资源, 持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专项计划。
四、关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 职业教育每年培养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全国总工会最近4年评选出的4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有32位毕业于职业院校。2022年评选出的3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有18位毕业于职业院校。下一步,一是推进职普融通。在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 在高中阶段建设一批综合高中。推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 完善职教高考内容与形式, 优化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职教本科、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衔接培养模式。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做实“一体”(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强“两翼”(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推动“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三是提升办学能力和培养质量。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四是创造良好环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时代风尚。
五、 关于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问题
一是坚定不移“引进来”。引进优秀国外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在华办学,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未来3年开设800个国际暑期学校重点项目,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未来3年邀请1万名法国青少年来华交流、欧洲来华交流青少年人数翻番。二是从容不迫地“走出去”。在高等教育方面, 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 让相关学科专业标准“走出国门” ; 在职业教育方面, 举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展。 设立首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奖,建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支持中国职业院校有序开展海外办学。 在数字教育出海方面, 办好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展壮大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和示范案例等, 让中国的数字教育在世界教育下一轮发展中占领制高点,拥有话语权。(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信息编写)
转自云资环APP